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销的情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和提示,包括注销原因、注销类型、注销流程以及对相关人员的影响等。
注销原因
未充分履行谨慎勤勉的义务:这是导致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这种行为也会导致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注销。
间接向投资者承诺:此类行为同样会引发注销。
经营异常:如单日内有大量私募基金管理人因经营异常被注销。
12个月无在管注销:即基金管理人在过去一年中没有管理任何基金,这也是一个常见的注销原因。
注销类型
主动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主动放弃展开私募基金业务,申请注销登记。
依公告注销:根据中基协发布的公告,被动注销。
协会注销: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直接注销。
注销流程
主动注销流程:
完成所有在管私募基金的清算。
在“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AMBERS系统)完成基金清算等事项。
点击“注销登记”按钮,申请注销私募管理人登记资质。
被动注销流程:
根据中基协发布的公告进行注销。
需要妥善处理在管基金财产,依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对相关人员的影响
资格取消与黑名单: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gaoji管理人员等可能被取消基金从业资格或同时被列入黑名单。
合规连带责任:如果同一实际控制人下有新申请机构,在新申请机构出现违法违规情形时,已登记关联私募基金管理人需承担相应的合规连带责任和自律处分后果。
统计数据
截至2024年6月2日,今年以来已有82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销,其中600余家为被动注销。2023年全年注销2537家,成为近年来高峰。
总结
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销的情况复杂多样,涉及多种原因和类型。主动注销需要完成基金清算并通过相关平台申请,而被动注销则是根据中基协的公告进行。注销不仅影响到管理人的资格,还可能对相关人员产生长远的影响。加强监管和规范操作对于推动私募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